由于害蟲的存在,其物種和種群多樣性隨著氣候變暖而發生變化,因此作物會遭受產量損失。使用農藥仍然是植物防治病蟲害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一些歐盟國家對殺蟲劑的大量使用使得有必要尋找可用于消費者和環境安全的植物保護的替代方法。自然狀態下草本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辣根 ( Armoracia rusticana L.)、西洋蓍草 ( Achillea millefolium L.) 和艾菊 ( Tanacetum vulgare L.)多食性植物病原真菌(Alternaria alternata, Botrytis cinerea , Colletotrichum coccodes和Fusarium oxysporum). 應用了 5%、10% 和 20% 濃度的草藥水提取物,以評估它們對真菌線性生長的影響以及相對于對照的抑制作用。
使用分光光度法評估植物提取物提取物中多酚和類黃酮的總含量,并通過應用合成的 DPPH 自由基評估其抗氧化活性。與辣根葉提取物相比,艾菊和西洋蓍草葉的植物提取物具有更高含量的多酚和類黃酮;它們還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植物提取物在不同程度上抑制真菌的生長,這取決于真菌的種類、提取物的類型、其濃度和作用持續時間。最強的抑制真菌作用被記錄為艾菊和西洋蓍草提取物,而最弱的是辣根葉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顯示出最弱的抗Botrytis cinerea,僅在實驗的最初幾天抑制這種真菌的發育。目前的研究是一項初步研究,將用于進一步開發保護農業和園藝植物免受真菌病原體侵害的生物制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