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金時代”的革命之后,當 1960 年代發現了幾乎所有重要的抗生素組(四環素類、頭孢菌素類、氨基糖苷類和大環內酯類)并解決了化療的主要問題時,歷史又在重演,這些令人興奮的化合物正在由于微生物耐藥性的增加而有失去療效的危險。目前,其影響相當大,與多重耐藥菌相關的治療失敗,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關注的問題。
因此,發現新抗生素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天然產物仍然是當今新藥分子的主要來源之一。它們來源于原核細菌、真核微生物、植物和各種動物有機體。微生物和植物提取物占據了迄今為止發現的抗菌化合物的主要部分。
植物和其他自然資源可以提供大量復雜且結構多樣的化合物。最近,許多研究人員將重點放在植物和微生物提取物、精油、純次級代謝物和新合成分子作為潛在抗菌劑的研究上。然而,當我們回顧已發表的關于這些天然產物抗菌作用的文章時,結果之間的比較往往很困難,因為使用了不同的非標準化方法接種物制備技術、接種物大小、生長培養基、孵育條件和終點測定.
植物提取物表現出抗菌活性這一事實令人感興趣,但該初步數據部分應該是值得信賴的,并允許研究人員比較結果,避免研究人員僅將抗菌活性調查用作植物化學研究的補充。
多種實驗室方法可用于評估或篩選植物提取物或純化合物的體外抗菌活性。最著名和最基本的方法是紙片擴散法和肉湯或瓊脂稀釋法。其他方法專門用于抗真菌測試,例如有毒食品技術。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藥劑的抗菌作用,推薦使用時間殺滅試驗和流式細胞熒光法,這些方法提供有關抑制作用(殺菌或抑菌)(時間依賴性或濃度依賴性)和細胞性質的信息對試驗微生物造成的損害。
由于新型抗菌產品的特性(如對抗多重耐藥細菌)的新吸引力,重要的是要更好地了解當前可用于篩選和/或量化提取物或純化合物的抗菌效果的方法,以了解其抗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