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缺水會產生一系列的皮膚問題。如果皮膚缺水過多,就會變得粗糙、呈鱗片狀,造成皮膚屏障缺陷,使得外界有害物質更容易進入皮膚,嚴重的將會引起皮膚疾病,而使用保濕產品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同時,保濕通常也被認為是對抗皮膚老化的第一步,有助于保持皮膚的外觀和彈性,加強其阻礙有害環境因素的屏障作用。本文主要介紹皮膚保濕機理以及具有保濕作用的植物提取物。植物提取物主要以多糖、油、皂苷、黃酮和多酚為例進行闡述,以期為今后研究植物型天然保濕化妝品提供借鑒。
皮膚保濕機理
皮膚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組成。
表皮是一種自穩態和自我更新的組織,水分在皮膚的有序分化、脫屑等過程中起關鍵作用,也給予皮膚可塑性和柔韌性。角質層是皮膚表皮最外層的區域,雖然角質層的含水量只有15%左右,但在皮膚屏障以及保濕功能中起著關鍵作用。
真皮層不僅是皮膚的主要儲水場所,也是營養物代謝交換的場所。真皮層是皮膚三個層面中最厚的,其含水量占整個皮膚的70%左右。真皮層的膠原纖維能儲存大量的水分。另外,真皮基質中的黏多糖如透明質酸和硫酸軟骨素等具有很強的水合能力。透明質酸能將水固定在組織中,從而改變真皮的體積和可壓縮性,影響細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組織修復。真皮層的水分來自皮下組織和毛細血管等。當真皮失去了充盈,特別是透明質酸的減少,會導致膠原纖維的無序排列、增厚和膠原碎裂,使整個皮膚的彈性纖維呈無序狀態,這種現象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不可逆變化。
皮膚保濕方法
內源性保濕皮膚的濕度與表皮以及真皮中的許多水合成分相關。皮膚的最外層角質層是外環境和體內之間的屏障,這種屏障能夠防止水分丟失以及異物入侵等。角質層對于保持皮膚表面的水分含量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神經酰胺也是重要的皮膚表皮結構組成成分,對維持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具有重要作用。真皮對表皮起著營養、結構、血管支撐和傷口修復的作用。真皮中的膠原纖維不僅能儲存大量的水分,而且韌性大、抗拉力強,能夠賦予皮膚韌性和張力,抵御外界機械性損傷。真皮中的透明質酸構成了底層組織防御外界環境的主要保護屏障,不僅能與水結合,防止水分丟失,也具有清除自由基等作用。
外源性保濕根據外源性保濕劑的封閉性和保濕性,其保濕水合機制也不同:封閉性成分在皮膚上產生一層薄薄的油,防止水分蒸發;保濕性成分在皮膚中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不同保濕劑的水合能力不同,對皮膚水合程度的影響也不同。保濕霜中的水溶性保濕劑可通過吸收進入表皮而暫時增加皮膚的水合作用。其中,透明質酸被認為是理想的天然保濕因子,廣泛應用于化妝品中。保濕霜中的脂溶性成分脂質等能在皮膚表面形成一層膜,減少經皮水分丟失,而且脂質等成分能滲入皮膚,穿過角質層并與表皮脂質混合,從而緩解皮膚干燥,提供皮膚保護和生理脂質。
具有保濕作用的植物提取物
在植物中,水溶性成分如多糖和苷類的結構中都存在糖基,通過氫鍵作用具有很好的吸收水分和保持水分的特性;黃酮和多酚中的酚羥基結構也通過氫鍵結合水分,從而具有吸收和保持水分的能力;而植物油主要通過在皮膚上形成一層薄薄的油來保持水分,防止皮膚干燥。
多糖多糖廣泛存在于植物中。植物多糖中的單糖單位相互連接,形成分支或線性結構,但其主鏈通常是葡聚糖、果聚糖、木聚糖、甘露聚糖或半乳聚糖等,或者是兩種或幾種單糖的聚合物。多糖的支鏈結構表現出極大的多樣性。植物多糖的結構中通常有大量的羥基基團,通過氫鍵使其具有良好的水合能力。另外,植物多糖的極性基團如羧基也可通過氫鍵與水分子結合。因此,植物多糖大多具有吸濕和保持水分的特性。植物多糖作為保濕劑已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化妝品中。植物多糖的保濕能力主要受其糖基結構、組成和分子量的影響。許多植物提取物的多糖即使在低濃度狀態也能提高皮膚的保濕效果,又能降低水分丟失。
油植物油能在皮膚的表面形成水脂膜,不僅具有保濕作用,也使得皮膚具有防水性能。植物油能夠增強皮膚屏障并且影響角質層的重建,防止皮膚水分丟失,使皮脂腺正常化。植物油也對皮膚的正常外觀和功能有重要影響。植物油廣泛應用于各種化妝品中,包括面霜、乳液、護發素、潤發霜、美容面膜和唇膏等。
皂苷皂苷廣泛分布于高等植物中,具有豐富的結構和功能多樣性。根據不同的苷元結構,皂苷分為三萜皂苷和甾體皂苷。三萜皂苷主要存在于雙子葉植物中,而甾體皂苷主要存在于單子葉植物中。大多數皂苷是疏水性苷元和親水性糖基的結合,因此皂苷具有高度的兩性親和性,并具有保濕、發泡和乳化的特性。
黃酮黃酮通常存在多個酚羥基結構,而且許多植物中的黃酮與糖基結合形成黃酮苷。植物的黃酮類成分不僅具有一定的吸濕性,而且還具有多種多樣的生物活性。在化妝品中添加黃酮類成分有助于恢復干燥松弛皮膚的彈性和光澤。黃酮類成分槲皮素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含有槲皮素的洋甘菊提取物能增強皮膚的保濕效果、修復皮膚干裂缺水,對舒緩敏感皮膚效果更明顯。槲皮素還具有抗氧化、抗炎、抗過敏和抗衰老等作用。槲皮素的抗氧化/抗炎聯合作用也有利于傷口愈合。許多富含黃酮的植物提取物如母菊、梨果仙人掌和毛竹等提取物除了保濕外,還具有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炎等生物活性。
多酚多酚類化合物也廣泛存在于植物中。多酚因含有親水性的酚羥基,通過氫鍵與水結合,減少皮膚水分丟失,表現出一定的保濕效果。茶葉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而茶多酚是典型的具有保濕功效的多酚。茶多酚不僅具有保濕、防曬、抑制酪氨酸酶和抗光老化的功效,也能促進角質形成細胞的分化和皮膚屏障的形成,促進傷口愈合。除此之外,茶多酚也能使富含水分的皮膚組織液發生位移,降低細胞間隙的黏度。茶多酚在濕度相對較低時,有更好的吸濕能力和保水能力;在用于化妝品配方時,其在相對干燥的環境下效果更好。
另外,許多植物提取物的成分比較復雜,存在多種類型的天然產物。如七葉樹提取物和貫葉連翹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為皂苷、多酚和黃酮等,不僅具有保濕作用,維持皮膚屏障,也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等功效。
綜上所述,除了植物油,植物提取物中具有保濕作用的主要成分為多糖、皂苷、黃酮和多酚。這些成分的結構特點為多羥基或多酚羥基,主要通過羥基或酚羥基形成氫鍵結合水分和維持水分而產生保濕作用。植物提取物中的水溶性多糖和皂苷等結構中羥基越多,其結合水的能力通常也越強。植物提取物中的這些成分除了保濕效果,通常還有抗氧化和抗炎等功效。
雖然植物提取物作為保濕功效成分的優勢很多,但仍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除了植物油,植物提取物中具有保濕作用的成分含量通常并不是很高,因此有必要對這些保濕成分進行精制,提高其保濕效果;二是植物提取物的吸收效果存在差異,特別是大分子多糖類,以及多糖基的皂苷和多酚聚合物,因此有必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劑型等解決其對皮膚的滲透性和生物利用度等問題。植物提取物應用在保濕產品中的道路仍需不斷地探索和改進。
推薦閱讀:植物提取物在化妝品中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