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錐菊在歐美有長遠的使用歷史, 德國在 1950 年代展開對紫錐菊化學成分廣泛的研究,很多植物化學成分都是首度從紫錐花的提取物中分離純化而得,是極少數經過實驗證實可以調節免疫力的植物,目前在全球市面上有超過 800 種產品含有紫錐花成分。
紫錐花具有機能性的成分包括酚酸、多糖體、烷酰胺、聚乙烯、糖蛋白等,其中酚酸、多糖體和烷酰胺是研究的重點,和調節免疫系統有很大的關聯性。酚酸類主要以咖啡酸衍生物為主,其中包括卡夫塔酸( caftaric acid )、菊苣酸( Cichoric acid )、綠源酸( Chlorogenic acid )及紫錐菊苷( Echinacoside )等,是類型相近的咖啡酸衍生物( Caffeic acid derivatives )。
A. Chlorogenic acid 綠源酸

B. Cichoric acid 菊苣酸

C. Echinacoside 紫錐菊苷

D. Dodeca-2 E ,4 E ,8 Z ,10 Z -tetraenoic acid isobutylamide

紫錐菊中主要的活性成分,其中綠源酸、菊苣酸( cichoric acid )與紫錐菊苷( echinacoside )為酚類化合物,烷酰氨類化合物已發現超過 20 種,圖 D 為其中一種紫錐菊中主要烷酰氨成分的結構式。
【功效作用】:1、刺激免疫系統。2、預防感染紫錐菊還可增加干擾素合成,紫錐菊提取物其是身體對病毒性感染反應系統 的重要組成部分。
【藥理作用】:紫錐菊是平原印地安部落使用最廣泛的藥用植物,一般用于感冒,牙疼毒蛇咬傷和其它外傷。美國土著多年以來應用其作為增強免疫系統和清血的替代醫藥,特別是在季節變化和感冒咳嗽多發季節。在1887年,其被引進美國綜合治療體系中并將其宣揚用于從感冒到梅毒的多種疾病。對該草藥的現代研究開始于30年代的德國,主要功 效:提高免疫功能、抗菌消炎。